
托管机构估值出错,托管机构估值出错怎么办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托管机构估值出错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托管机构估值出错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基金管理费和托管费怎么收?
基金管理费:是支付给基金管理人的管理报酬,其数额一般按照基金净资产值的一定比例,从基金资产中提取。在国外,基金管理费通常按照每个估值日基金净资产的一定比例(年率)、逐日计算,定期支付。 基金托管费:是指基金托管人为保管和处置基金资产而向基金收取的费用。托管费通常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目前通常为0.25%,逐日累计计提,按月支付给托管人。此费用也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不须另向投资者收取。 收取原则: 基金管理费每日计算,逐日累计至每个月月末,按月支付,由基金管理人向基金托管人发送基金管理费划付指令,基金托管人复核后于次月的前两个工作日内从基金资产中一次性支付给基金管理人。 基金托管费通常按照基金资产净值的一定比例提取,目前通常为0.25%,逐日累计计提,按月支付给托管人。此费用也是从基金资产中支付,不须另向投资者收取。
估值与净值的差别为什么这么大?
由于基金净值一般要等股市收盘以后由基金公司根据基金的股票持仓来计算盈亏,然后平摊到基金份额上来计算基金净值。
基金真实净值与估值为什么差距那么大?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基金净值估算的逻辑:
一般情况下,各个估值平台会从基金定期公布的报告(如季报、半年报、年报等)等内容中去提取估值需要的信息,像按行业分类的股票投资组合、按公允价值占基金资产净值比例大小排序的前十名股票投资明细等等,再使用一定的算法对基金进行估值计算。所以各平台计算出结果都不太一致。
那基金真实净值与第三方平台估算值有出入,其实是由以下几大因素造成的:
1、时间滞后性
一般基金季度报告在每个季度结束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公布,半年报在上半年结束之日起60日公布,年报则是每年结束之日起90日内公布,时间相对滞后。
所以,大家看到的所谓的最新持仓数据,大多都晚了半月以上。滞后性带来的结果是:这个过程中,基金经理很大概率会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进行正常的加仓减仓、更换持仓等操作,而基金估值使用的还是旧数据,可想而知,会导致实时估值的偏差。
2、估值模型差异性
可能大家会在不同的平台买基金,而不同的平台使用的计算方法和估值模型不一定相同。所以每个平台的估值数据也会有差异。就会出现同一只基金,在A平台的估值和B平台的估值不一样的情况。
3、重仓资产局限性
我们看到的估值参考持仓信息大多都是来自于基金的定期报告,报告中只会列出前十大重仓资产而已,十名之后的持仓无法得知,自然没办法要求最终得出来的数据精确无误了。
基金的当天估值是怎么计算的?
首先,估值为什么叫估值?只是估计一个大概,不是100%准确。
估值是在9:30到15:00实时更新。只是给你一个参考的依据。
实际上,净值应该基金公司以晚上公布的净值为准。而且,平台与平台之间计算方法不同,所以估值也不同。
所以,基金经理不会存在偷吃的情况啦。
哈哈。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托管机构估值出错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托管机构估值出错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z-zhida.cn/post/66057.html